就《意見》規定來看,如果每一個醫院都可以發展互聯網醫院,并注冊互聯網醫院為第二名稱,從某種意義上講,我國各種類型的醫院總數將增加一倍。然而,作為一個新業態,互聯網醫院的申請審批程序卻并沒有那么容易。焦雅輝強調,“關于互聯網醫院申請的程序,因為它是一個新業態,關于這一類別的醫療機構應該具備的條件,如何來申請,由哪一級進行審批,我們會本著‘放管服’的原則和要求,認真加以解決,并且在我們互聯網診療的管理辦法中會做出明確的規定?!?/div>
《意見》的辦法是否會對現有的互聯網醫院行業帶來沖擊?劉謙認為答案是否定的。他提到,“目前各家互聯網醫院的規模都比較小,市場占有率也可以忽略不計,暫時無法互相競爭?!彼a充到,無論是線上掛號、查結果、問診隨訪、醫保結算、處方外流,醫院和醫生沒有直接的利益,互聯網+醫療健康就走不遠,它只能是個技術手段的補充。包括互聯網醫院,他強調“《意見》規定的依托實體機構并不難,互聯網企業可以找一個線下機構掛靠。難的是該怎樣吸引用戶,讓醫生和患者活躍地使用,以及怎樣找到可持續的商業模式?!?/div>
結合市場現狀我們不難發現,雖然《意見》鼓勵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,但未來可能還是會以互聯網企業托管的形式為主。目前,互聯網醫院形式主要可以分為兩種。一種是醫療機構自主運營,但技術平臺由企業方提供。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即“浙一互聯網醫院”。2016年2月16日,全國首個公立三甲線上院區“浙一互聯網醫院”正式啟動。該項目的技術平臺由醫療信息化企業卓健科技打造。另一種即互聯網醫療企業與醫院合作,共同運營互聯網醫院?!皩幭幕ヂ摼W醫院”就是由互聯網醫療公司微醫和本地機構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合建。未來,這兩種方式或許依舊將占據市場主流。
收緊:互聯網診療將全程留痕公開
在鼓勵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發展的同時,相關部門也意識到監管和配套設施建設的重要性。作為近幾年新興的產品,此前并沒有國家層面的相關政策法規出臺。此次《意見》的出臺補充了這一空白。
曾益新提到,在強化醫療質量監管方面,相關部門將出臺規范互聯網診療行為的管理辦法,明確監管的底線,建立醫療責任分擔機制。同時,為加強監管,相關部門將完善信息化建設,建立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監管端口,所有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和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平臺,需要及時將數據向區域的全面健康信息平臺進行推送、傳輸和備份。并將所有診療全程留痕,公開醫療服務操作過程,明確參與醫療服務人員的相關責任。
在將診療服務全程留痕的過程中,數據安全的問題不容忽視。
具體來說,第一,在確保數據安全方面,相關部門將嚴格落實《網絡安全法》,完善制度規范,研究制定醫療健康數據的確權開放、流通交易和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,建立配套的制度體系,強化網絡安全和建設工作一定要同步的規劃、同步的部署、同步的推進、同步的落實。
第二,相關部門將健全安全的管控機制,嚴格落實國家網絡安全的等保制度、分級保護制度,加強醫療衛生機構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平臺、智能醫療的設備以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和數據應用的安全防護,定期開展信息安全的隱患排查、監測以及預警,以保障整個系統能夠安全的運行。
第三,在新興技術的安全防護方面,相關部門將著眼于衛生健康行業實際需求,推進在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環境下,數據安全、應用安全以及傳輸安全,加密和密鑰的管理,身份鑒別以及訪問的控制等工作的發展。
此外,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與信息司司長于學軍還強調,要結合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的新特點,嚴格執行信息安全和醫療健康數據保密的規定,建立完善個人隱私保護體制,嚴格管理患者的信息、用戶的信息,特別是基因、生物等。對于非法買賣泄露信息的行為,要依法依規進行嚴肅的處理。
記者了解到,《關于促進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發展的意見》已于4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,即將正式印發。(來源:健康點healthpoint)